一是夯实宣讲堡垒,把阵地“建”起来。坚持法融于景,推动法治长廊、法治广场建设,打造主题鲜明的法治图书室、法治教育基地,制定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宣传横幅标语、宣传展板和乡村壁画,让普法宣传“抬头可见”。依托“党建+社会治理”,加强法治人文建设。抓牢示范引领,发挥法治文化建设阵地作用,确保法治宣传栏村级全覆盖,打造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乡村阵地,让群众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。截至目前,悬挂法治标语宣传12条,制作法治宣传栏12个,印发资料宣传6700份,正在建设法治长廊、广场6个。
二是探索普法方式,让宣讲“新”起来。为扎实推进法治教育普及行动,凯棠镇创新宣讲方式,在村小组进行“苗汉”双语宣讲,通过“院坝会”把法律送到村小组。结合“暑期第一课”,开展法治进校园专题宣讲。依托线上教育和线下培养“法律明白人”,积极推进村级事务依法治理,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,实现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全面有效覆盖。截至目前,开展法治进校园专题宣讲12场,培养“法律明白人”112人,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45户。
三是灵活宣讲方式,让内容“活”起来。聚焦乡村普法重点,突出防范电信诈骗、社会非法集资、欠薪、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等主题进行集中宣讲。抓好重点时段、重要人群的关键,围绕暑期防溺水宣传、野生食用菌安全、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开展宣传。充分发挥村“两委”、党员干部、寨老、志愿者的作用,在坝坝会、专题宣讲会上集中观看黔东南州法治警示教育片《以案释法 警钟长鸣》,引导群众参与法治宣传活动,形成遇事依法解、用法维护权益的思维。截至目前,播放相关专题片150余场次,覆盖11个村,114个小组,观看人数已达7800余人次。